2022-05-16
什么是劣幣驅逐良幣?簡單來說,如果市場上流通著新幣和舊幣,人們更傾向于用舊幣進行交易,新幣被收藏,久而久之,市場上就只流通于舊幣。
有客戶咨詢甲醛治理,說要找幾家公司去做樣板,每家公司自己出個簡單的檢測數據,然后讓領導來體感一下,看看選哪家公司。
聽起來好像挺有道理的,來做樣板,還要出數據,還讓領導來親身感受一下。而實際上呢,作為甲醛治理的公司,做好樣板,自己出檢測數據,就相當于既當球員又當裁判,這個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在哪里,誰會讓自己的檢測數據不合格呢?
更耐人尋味的是讓領導來體感,如果肉身可以體感出來,還需要檢測公司干嘛呢,都來聞一聞就好咯。而且也沒有價格的約定,滿滿的不靠譜。
這種沒有標準的選擇,作為正規的公司,更多的精力是用于服務精準客戶,是不會參與這種無聊的治理項目的,只有游擊隊或者沒什么業務的小公司才會愿意參與這種無厘頭的甲醛治理。最終的結果就是,他選擇的服務商大概率不是理想可靠的服務商,因為在一頓爛柿子里是選不出好柿子的。
有人說,認知缺陷是人和人******的差距。而認知缺陷往往是來源于小聰明,以為自己很聰明,實際上只是并不知道自己愚蠢而已。
無論是甲方還是乙方,都應該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一是好的東西永遠都不便宜,便宜的東西只是付錢的瞬間爽,用的過程都是痛苦的,最終的結果也是不滿意的。二是服務沒有性價比,只有好服務和不好服務,選擇正規的公司,給出想買好服務的價格,服務大概率就是好,而且會超出預期的好。一般的服務和差的服務都會被歸為不好的服務。經常有人問,這個服務怎么樣,答曰:還行吧。什么意思?就是不怎么行咯,這個服務就是不好的服務。
那可能有人會問,你的意思就是錢多就好唄。凡事不能非黑即白,選擇服務的時候考慮的因素是比較多的,價格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可以說,沒有好的價格,就不太可能有好的服務,如果想撞大運,那就做好扯皮的準備。
服務有個很關鍵的特征,就是他沒有標準,不是買個手機,配置都是可視化的,而服務則往往是不能預測的,作為一家保潔服務公司,再小心,再注意,也難保證百分百不出一點差錯,只是意外出現以后,服務公司的態度以及解決方案,可以這么說,積極的售后都一定是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產生的,如果他本身虧錢給你干,又出現意外,那很多保潔公司就會撒手不管,然后甲方覺得這個公司不負責任,雙方開始扯皮。那到底是誰錯了呢?
掃一掃關注微信